音乐见闻
曹操刺董 成为重头, 桃园结义 一闪而过,这恐怕是观众对新版《三国》定下的基调最为不满的批评。细究原因,道理很简单,因为淡化 桃园三结义 ,这就是颠覆了观众心目中《三国演义》的文学形象。 尽管《
高岛屋_高导,观众为何不满妙杀“桃园三结义”?

  曹操刺董 成为重头, 桃园结义 一闪而过,这恐怕是观众对新版《三国》定下的基调最为不满的批评。细究原因,道理很简单,因为淡化 桃园三结义 ,这就是颠覆了观众心目中《三国演义》的文学形象。

  尽管《三国》才播出十几集,高希希导演也一再强调好戏还在后头,但是,与老版《三国演义》相比,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部新版《三国》消弱了 刘关张 的戏份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是否受到易中天《品三国》的影响,高导说不会,因为压根儿易教授就不赞成高希希去拍《三国》:符合历史,观众不爱看;演义 三国 ,专家又不赞同。高导说:新版既不是《三国演义》,也不是《三国志》,而是对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 延伸 ,《三国》整容只求好看。

  纵观各路反馈,大多数观众不太适应新版《三国》以曹操为主线的叙事风格,前十几集 刘关张 的戏份不多,尤其是老版用了一集的长度来讲述 桃园三结义 ,新版中仅在第二集用十几秒镜头交代,并且突兀地出现在曹操与陈宫撒尿之后。难怪有网友不满地说: 桃园三龙套出场时间,还不如曹操一泡尿 。

  许多观众认为,高希希在试图为曹操立传,改变过去的 奸诈白脸 形象,让这个人物所做的一切,都是基于统一国家的大基调下,有些矫枉过正的嫌疑。对此观点,高希希解释说,《三国》的所有故事都是经过历史考究的,他并没有想改变曹操的形象,只是想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本身的经历和性格。高导的新版《三国》是不是会改变《三国演义》 尊刘贬曹 这个主题,我们暂且不下结论。但是,老百姓为何喜欢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,这个问题高希希必须要弄明白。

  在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《三国演义》的前言中,著名学者周汝昌说过这样一段话: 人民群众不只是单纯的 温习历史,目的在于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,更在于通过它而表达自己的愤恨与愿望。因此,《三国演义》小说所以不同于所谓的正史的陈寿《三国志》,首先在于它整个贯穿着极分明的爱憎。《三国演义》之所以为广大人民所喜爱,正是因为它不仅仅是 七分事实 而已 。其中的 三分虚构 ,据鲁迅先生解释: 凡首尾九十七年事实,皆排比陈寿《三国志》及裴松之注,间亦乃采平话,又加推演而作之 。可见罗贯中的三国小说一方面相当大量的依据了史书,另一方面在采平话和加推演两点上,渗入了群众和自己的艺术创造。 曹操处处表现着 宁使我负天下人,休使天下人负我 的性格;刘备则处处表现着 宁死,不为负义之事 的作风,在文学倾向性下构成了最鲜明的对照。小说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,表现出作者和民众对于 仁政 的向往。

  最近,在看新版《三国》时,我又翻阅了《三国演义》,平心而论,半文半白的文字成为影响许多年青人阅读兴趣的最大障碍。高希希的新版《三国》争取80后和90后的年青观众,这个想法很好,但是,这个吸引度则是通过 整容 的画面语言还原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学精髓。明代罗贯中在写800多年前的三国故事时,没有使用像《水浒传》那样的当时十分流行的白话,而依然使用半文半白文字的原因,罗贯中给读者制造一种历史感。

  高导要从观众对淡化 桃园三结义 的不满情绪中反思自己的创作观。新拍《三国》应该对古典文学名著怀着一种敬畏的态度,伤筋动骨,不是重拍《三国演义》的捷径,但愿新版《三国》的走势不要令观众失望。
 

高岛屋_高导,观众为何不满妙杀“桃园三结义”?

http://m.kyzqzx.com/yule/1520.html

推荐访问:高蹈 高岛屋百货 高岛吞象 高蹈远举 高蹈处重华 高蹈祠官惟见独 高岛qiandai 高蹈丘园还谢了 高道时坎坷
相关阅读音乐见闻 
热点推荐